实干笃行 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干,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坚定的信念、深厚的情怀、扎实的行动,将实干精神融入每一项工作中,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加可期、可感、可触。
坚定信念之舵,扬帆“想干事”的民生航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坚定的信念,是实干精神的基石,是引领航向的灯塔。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镌刻于心,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群众的冷暖作为工作的晴雨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这份忧乐与共的情怀,把群众的幸福放在心头,把民生的改善作为己任。要坚定“想干事”的决心,不仅要有“想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更要有“能为群众谋幸福”的信心。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成效显著。通过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收获幸福,从而激发出“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坚定信念。
深耕情怀之田,播种“能干事”的民生希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干,不仅要有“想干事”的热情,更要有“能干事”的能力。党员干部要深耕为民情怀的沃土,将这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用智慧和汗水播种希望,收获幸福。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做到“身入”更“心至”,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忧。要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能干事”的真谛。要注重调查研究,把握民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推动民生项目时,既要考虑“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既要追求“速度”,更要保证“质量”,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满意工程”,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
筑牢担当之基,收获“干成事”的民生硕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担当,是实干精神的体现,是收获幸福的保障。党员干部要筑牢担当之基,勇于承担起为民造福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干成事”的决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心思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对于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见成效。要像“愚公移山”那样,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直到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把幸福生活创造好。通过“干成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陈亚梅)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