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当“时时放心不下”
“治国之道,在乎民心;为民服务,须臾不可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应是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与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的冷暖安危、期盼忧虑时刻挂在心头,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绘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以“念兹在兹,民生所系”的深情牵挂绘就民生底色。“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古人之愿,亦是今人之责。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对人民的深情牵挂始终如一,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份深情不仅体现在宏大的政策设计上,更融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党员干部应当时刻铭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将“时时放心不下”转化为对群众生活的细微关怀,无论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是教育医疗的刚需,都应成为我们心头的大事。要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念兹在兹,民生所系”的深情厚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小事中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
以“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奏响服务乐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仅是古代诗人对忠贞不渝爱情的颂扬,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成为那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让贫瘠的土地开出希望之花;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勇攀高峰,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道路;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无私奉献,不仅在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更在于那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豁达与担当,让“为民造福”成为我们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以“勇毅前行,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践行庄严承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党员干部的“时时放心不下”,还体现在“勇毅前行,担当作为”的实践行动上。担当,是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是面对挑战不退让的决心,是面对责任不推诿的态度。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又要善于破解难题,精于创新创造。要像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烈那样,面对艰难险阻,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都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干,直到蓝图变为现实,梦想照进生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刘相君)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