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当心怀“三气”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生态和社会的全面振兴。广大党员干部在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应当心怀“底气、志气、锐气”,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思维,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
厚植产业根基,涵养乡村振兴之“底气”。“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厚植产业根基,为乡村振兴涵养充足的“底气”。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绿色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让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让乡村产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让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繁荣。
绘就生态画卷,提振乡村振兴之“志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提振乡村振兴的“志气”。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源污染,让乡村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生态品质。同时,要加强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公园、绿道等休闲设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在提升乡村的“颜值”的同时,更提振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让乡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佳园,让村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
铸就文化灵魂,激发乡村振兴之“锐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盛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也是提升乡村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铸就乡村文化的灵魂,激发乡村振兴的“锐气”。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让文化之花在乡村绽放。同时,创新乡村文化表达方式,举办农民文化节、乡村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乡村在文化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标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动力。(陈琦天)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