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酒后“智驾”被判危险驾驶罪,别把“智驾”当代驾

2025-09-29 0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一条驾驶“铁律”。然而智驾技术发展迅速,有人心里生出一丝侥幸。近日,浙江杭州一男子王某某就因为酒后躺副驾驶睡觉,使用一款“智驾神器”驾车而被判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9月28日《现代快报》)

  喝酒不开车,酒后找代驾已成为常态。然而,浙江杭州这名男子竟然把“智驾”当代驾,酒后躺副驾驶睡觉,使用“智驾神器”驾车在高架桥上行驶,如果车辆不是自动停下被人发现,一旦出现突发危险的状况,后果将不堪设想。此举被被判危险驾驶罪获刑并处罚金,完全咎由自取。笔者认为,别把“智驾”当代驾,此案例具有警示教育意义,驾驶人员必须杜绝酒驾,莫滥用“智驾”,只有把方向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驾驶安全。

  近年来,以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行业,各大车企正加速向智能电动汽车的方向发展。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将达到2.6万亿元的规模。如此巨大规模的智能化汽车进入市场,如果智能驾驶没有守住安全底线,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有驾驶人员或出于猎奇心理,或享受便利,甚至酒后当作代驾,冒险把车辆驾驶权交给“智驾”,完全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无疑属于危险驾驶行为。

  事实上,目前尚没有完全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智能驾驶系统并非“自动驾驶”,并不能及时处置一些突发情形。此案例中,男子王某某酒后把“智驾”当代驾,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他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14.5mg/100ml,已属醉驾。其酒后躺副驾驶睡觉,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20分钟后,才自行停在高架桥上。这20分钟里,车辆如脱缰的野马,若遇到其他车辆违规变道、道路上有障碍物等,“智驾”未及时反应和处理,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将危及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而车辆在高架桥上停下,同样存在安全隐患。王某某被判危险驾驶罪,说明“智驾”不是酒驾的挡箭牌,其获刑并处罚金,不仅是对其犯罪行为的惩戒,也是一堂警示教育课,警示其他驾驶人员引以为戒。

  “智驾”必须守住安全底线,千万不能把“智驾”当代驾。一方面,驾驶人员必须增强安全驾驶意识,现阶段驾驶人员是车辆的第一负责人,启动智能驾驶系统等辅助驾驶功能也需要保持手扶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这就要求驾驶人员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并注意路况,以便及时接管车辆,避免发生事故。另一方面,各大车企也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系统升级,堵住“无人驾驶”的漏洞,如系统检测到驾驶人员酒驾后,便拒绝启动“智驾”;及时提醒驾驶人员进行规范操作,防止辅助驾驶系统遭人为干扰和恶意欺骗,导致不能识别“自动驾驶”的危险行为。此外,各大车企在宣传和促销时,一定要明确“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界限,不能混为一谈,或夸大宣传误导驾驶人员。

  总之,针对此类新型危险驾驶现象,交警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制定对策,并加大查处力度,像此案例一样,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法治手段有效遏制此类危险驾驶行为,避免“智驾”被滥用危害公共安全。(丁家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