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邵寨手工面 “跨山海” 一碗面里的协作共赢与乡村振兴
近日,灵台面粉首发天津津南区,满载邵寨冬小麦面粉的货车从灵台县邵寨手工面原料加工联农带农产业园驶出,奔赴天津。这不仅是一次普通货物运输,更是邵寨镇与天津金谷集团“津灵农产品”直采直供合作的实践,是东西部协作共促乡村振兴的注脚;既打破地域壁垒畅通产销链路,又锚定民生福祉夯实共富根基,以一碗面的蝶变,书写乡村产业振兴新答卷。
挖资源强根基,一碗面筑牢产业底盘。邵寨镇的突破,始于对自身资源的精准把握与深度挖掘。作为灵台手工面发源地,坐拥优质黑垆土,又地处陕甘交界物流便捷之地,邵寨镇没有让这些优势“沉睡”。从建成3000亩粮菜轮作倒茬基地保障原料供应,到引进智能化面粉、面条生产线打造加工产业园;从培育“林小迈”等特色产品,到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邵寨镇以“深耕一碗面”的定力,将传统美食升级为地域特色品牌。这种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闭环打造,让小小一碗面有了撬动产业发展的大能量。
联津企通产销,双向流通拓宽发展路径。此次与天津金谷集团的合作,为邵寨手工面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直采直供模式直击农产品流通痛点,减少中间环节既降低运营成本,让天津消费者吃上新鲜实惠的优质面粉,又保障邵寨农户收益。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单向“输送”,而是双向“奔赴”:邵寨冬小麦面粉走进天津,天津小站稻、海鲜走进灵台百姓家。这种“双向流通”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为消费帮扶开辟新路径。
守初心惠民生,多元举措夯实共富根基。产业发展背后,是邵寨镇始终坚守的“为民初心”。从“土地、就业、产业、分红”四位一体共富体系,到集体收益二次分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从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到以高于市场价5%收购农户小麦,每一项举措都紧扣“强村富民”目标。随着与天津合作落地,邵寨镇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村民增收渠道更宽,乡村振兴底气更足。
邵寨手工面“跨山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乡镇的产业突围,更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密码:立足资源禀赋找准特色路径,借助协作力量拓宽发展空间,锚定群众福祉夯实共富根基。期待未来有更多“邵寨手工面”式的乡村产业崛起,在东西部协作浪潮中,书写更多协作共赢、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朱婷)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