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乘“钢铁驼队”驶向中亚
9月18日下午3时57分,一列满载140辆国产汽车的货运专列从醴陵南站缓缓驶出,车轮滚动间,鸣笛划破长空。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发车,更标志着一条连接中国制造业与全球市场的“钢铁丝绸之路”正式迈入常态化运行的新阶段。车厢内,整齐排列的新能源SUV、经济型轿车等热门车型蓄势待发,它们将跨越山海,远赴遥远的巴西,开启新的市场征程。
此次出口巴西的汽车共计388辆,首批140辆率先启运,余下248辆也将陆续通过铁路发往目的地。列车将经由平湖南站集结,从蛇口口岸出境,接续海运航线,最终抵达南美市场。这条“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通道,正以高效、稳定、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国产汽车出海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铁路在商品车运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铁路海铁联运商品车数量同比上涨33.62%,增长势头强劲。在上海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港之一,铁路集港量已从每日约1500台提升至2600台以上,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相比传统公路运输,铁路运力更大、成本更低,且受天气和路况影响小,能够有效保障出口车辆按时、安全抵达港口,为车企交付提供坚实支撑。
为提升运输效率与服务质量,广铁集团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在醴陵南站,每一辆上车的汽车都会经过专业固定与防护,避免运输途中出现刮擦损伤。同时,铁路部门联合海关、物流企业,优化通关流程,实现集港、查验、装车等环节的无缝衔接。株洲站货运科与醴陵南站还主动走访汽车生产企业,了解出口需求,推出“一企一策”的定制化运输方案,为企业量身打造物流解决方案。
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铁路部门搭建了铁海联运与公铁联运的数字化平台,推行“一单制”服务——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据、一次保险,全程物流信息可实时追踪。这种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让出口链条更加透明、可控。
更深层次的变革来自战略布局。今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首趟“内陆堆场+站内专列”模式的汽车铁海联运班列从深圳平湖南站驶出,直通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这一创新模式首次实现内陆堆场与铁路专列的高效联动,推动我国“汽车出海超级通道”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运输团队还采用“一箱三车”装载技术,结合液压升降平台和专用固定装置,使集装箱装载效率提升50%,显著降低了铁路与海运的综合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下降,直接转化为国产汽车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以西安至上海的运输为例,海铁联运的物流成本比传统公海联运低约20%。成本的优化让车企在海外市场拥有更大的定价空间,产品性价比更加突出。高效稳定的交付能力,也赢得了海外客户的信任。南非采购商沃伦?奥尔森曾表示,去年进口的中国汽车每次都准时抵达,品质可靠,服务专业,让他对“中国制造”有了全新认知。
随着一列列满载汽车的班列从醴陵、襄阳、平湖南等地驶出,奔向全球各大港口,国产汽车正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走向世界。铁路部门不断完善的多式联运网络,不仅为汽车出口开辟了新路径,更在悄然重塑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钢铁驼队穿行于城乡与口岸之间,运载的不只是汽车,更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信心与力量。
列车远去,铁轨犹温。这不仅是物流的流动,更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的铿锵足音。(陈茂璐)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