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基层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让广大干部在实践中磨炼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意志,增强团结服务群众、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基层是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年轻干部唯有在基层的沃土中扎根,在实践的浪潮中搏击,方能淬炼出担当的筋骨,锻造出过硬的本领,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
以“向下扎根”之志,在泥土芬芳中厚植为民情怀。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课堂,是读懂中国社会的活教材。从太行山深处的扶贫干部,到雪域高原的边疆卫士;从社区网格的“小巷总理”,到田间地头的“新农人”,无数年轻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真情。他们像胡杨树般将根系深扎于群众土壤,既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生冷暖,又在急难愁盼中锤炼共情能力。当年轻干部的笔记本上记满群众诉求,当他们的手机里存满乡亲号码,当他们的衣襟沾满田间泥土,为民服务的初心便在躬身实践中愈发坚定。
以“破茧成蝶”之勇,在急难险重中锻造担当铁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工作往往充满“烫手山芋”与“硬骨头”,抗洪抢险时筑起的人墙,基层治理中倾注的心血,乡村振兴里破解的难题,都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当驻村干部在暴雨中连续奋战36小时转移群众,当街道干部创新“红色物业”模式化解老旧小区治理困局,这些生动实践无不印证着,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矛盾面前的迎难而上。年轻干部要像淬火锻钢般经历基层“烤验”,在千锤百炼中褪去书生气,增添泥土香,炼就“逢山开路”的闯劲与“抓铁有痕”的韧劲。
以“登高望远”之智,在改革浪潮中培育创新慧眼。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既是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创新治理的“最先一公里”。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一网通办”服务,从“枫桥经验”到“浦江经验”,基层实践始终涌动着创新的活力。年轻干部既要当好政策执行的“螺丝钉”,更要争做改革创新的“拓荒牛”。在浙江德清田间,90后干部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农田”;在贵州大山深处,青年团队通过直播带货开辟农产品新销路。这些案例都生动诠释了,只有将新思想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用科技赋能传统治理,方能在方寸之地展现大作为。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干部当以基层为纸、以实干为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既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又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既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硬功,又锤炼“润物无声化坚冰”的柔术。如此,方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破茧成蝶,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振翅高飞,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刘洋)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