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拆墙透绿拆掉的是围墙打通的是民心
曾几何时,围墙是城市管理的“标准配置”,小区高墙隔绝邻里,闲置地块围挡林立。这些围墙不仅是物理屏障,更是心理隔阂的具象化,小区各自为政,消防通道堵塞、停车混乱等“顽疾”久治不愈,当城市被切割成孤岛,“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只能是奢望。
甘州区南大池片区3600米围墙轰然倒塌,周边居民的生活半径瞬间拓展;羊头巷的破旧平房拆除,附近居民在新建的口袋公园里打起了扑克;一堵堵高墙倒下后,绿地、公园涌入街巷,市民渐渐发现,家门口的变化,不过是拆了一堵墙。这些看似微小的空间革命,正悄然重塑城市的肌理与灵魂。甘州区结合“三拆三治三通四增”行动,通过规划建绿、留白增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破硬植绿、立体拓绿等方式,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这些举措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场城市治理哲学的重构。
拆墙透绿的实质,是城市公共性的觉醒。一些曾被权属争议禁锢的土地,终于回归公共属性。甘州区“拆墙透绿”改造背街小巷,以最小干预焕活了城市边角。街道社区拆墙后,引导居民共商共治,新增便民信息栏,划分消防通道,安装充电桩等便民设施,物理围墙倒下之时,社区自治的“心墙”也随之瓦解,拆掉的是隔阂,树起的是信任。
这些鲜活的场景,诠释着拆墙透绿的本质——拆除的是混凝土,打通的是民心;缝合的是绿色,温暖的是人间。当绿意公平地渗透进每个社区,当滨水空间成为所有市民共享的客厅,当生态福祉如阳光般洒遍每个角落,“绿”便成为最有力的黏合剂。公园长椅上无言的并肩,社区花园中协作的汗水,都在无声书写着“共同体”的真谛。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