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告别纸间油墨,电子客票接棒承载出行记忆

2025-09-25 14: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话题,登上博热搜第一,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纸质火车票曾是旅行的通行证,见证了无数人平安抵达。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时代如汹涌的浪潮,正逐渐将“纸质票”、“纸质凭证”推向历史的边缘。

  纸票谢幕,那些关于旅程的记忆永不褪色。纸质火车票,承载着乡愁的重逢与远行的离别。从硬板印刷票,到软纸打印票,到近代的磁介质票,到如今的电子客票,这张小小的纸片终究完成了历史使命,把无数人的青春与乡愁刻进了时光深处。每一代火车票不止是出行凭证,更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印记,反映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春运时售票窗口前的长队、检票口“咔哒”的声音、被洗衣搅碎的懊恼、夹在日记本里的珍视,这些碎片共同拼凑出中国人的迁徙记忆。

  纸票的退场,是技术浪潮的必然。数字化电子时代的崛起如同一场风暴,打破了纸质火车票原有的宁静。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便捷。纸质车票的出票慢,改签繁琐,在便捷上远远落后于电子客票。相比之下,电子票只需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便可以到达你任何想去的地方,本质上是更便捷、更环保的出行时代开启。电子客票带来的便捷实实在在,而对于不太会操作手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同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现金购票窗口、人工通道志愿者,都在为电子客票的完善提供人文温度的守护。

  技术的进步,从未消解出行的情感重量,反而让记忆的保存更便捷、更长久。同时,电子客票的环保性也是纸质车票难以企及的。以大都市上海为例,仅上海每天可节约数十万张纸质车票,这还没有叠加上打印的报销凭证,可以估算一下,数十万张纸质车票需要砍伐多少树木,再放眼全国,这一天需要砍伐的树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电子客票最大的“功劳”就是绿色环保。环保的同时也是最有效遏制“黄牛”的手段,实名制,刷身份证过闸口,让黄牛没有可乘之机。

  纸票封存旧时光,电子票开启新征程,记忆总在“行”中延续。告别不是遗忘,终点更是起点。延续近七十载的“纸票时代”将划上句号,纸质也好,电子也罢,真正珍贵的不是那张纸票,而是它所见证的每一段奔赴,每一份真情。(孙昊 朱明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