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多向发力,让大市场更加“气血充盈”

2025-09-19 08: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的优势所在。用好市场资源和优势,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各地各部门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立破之间,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增强市场的韧性活力。

  在制度保障中拓展市场空间。制度是规则,也是保障。从市场准入制度到信用体系,再到公平竞争等,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制度的“显规则”,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今年以来,清单事项从2018年首版的151项缩减到106项,缩减比例约30%。从《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统一的制度规则助力统一大市场积厚成势。各地配套政策破除“壁垒”,推动经营主体有机会“准入”、有规则“融入”。唯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市场制度,才能不断打开发展新天地。

  在问题导向中激发市场潜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要找准突破点。针对交通设施仍存部分堵点卡点,要破除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针对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的现实情况,要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针对瓶颈路段堵点,要持续完善路网骨架。针对物流链条卡点,要探索交通运输服务跨方式一体衔接,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托举大市场向新向优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以要素资源“软联通”释放发展的乘数效应。唯有牢牢坚持问题导向,把准立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完善流通体制,才能激活市场潜能,让经济肌体“气血充盈”。

  在统筹推进中增强市场动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打破“一亩三分地”,融入“全国一盘棋”。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构筑起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到广西主动承接粤港澳等地产业转移,再到福建培育一批县域重点产业链“冠军”企业,一幅“错位发展、协同并进”的市场新图景正在加速绘就。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市场机制,让政府更有为,市场才能更有效。从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到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再到针对知识产权等热点领域联合发布执法指引,提升监管效能,让市场活力持续涌现。唯有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厚植互利共赢的土壤,才能更好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

  在扩大开放中增强市场韧性。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要深化对内开放,从京津冀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到长三角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质量认证规则衔接,到川渝搭建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对内开放,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向深层次挺进。要扩大对外开放,从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清零”,从自贸试验区提质扩围至22个,到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我们要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中国市场的韧性。(张闲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