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天价”月饼关键在源头治理
为落实《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求,推动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专题研究做好遏制“天价”月饼工作。
在中秋到来之际,四部门出台关于遏制“天价”月饼公告,可谓正当其时。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守住底线红线。一段时间以来,“天价”月饼大行其道,不仅扰乱了月饼市场,而且带来了腐败之风。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专项整治,推动月饼市场规范发展,有效遏制了“天价”月饼引发的各类不正之风。虽然有关部门对“天价”月饼、“过度包装”等现象严加监管,在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月饼礼盒,“天价”月饼依然以各种形式在一些地方出现。究其原因,既有厂家商家的因素,也有消费者需求与心理的原因,更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导致“天价”月饼会时不时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虽然这种现象不是主流,但如果稍有松懈,不及时敲响警钟,就可能让“天价”月饼卷土重来。从这个角度而言,四部门发出公告,意在警钟长鸣。
实事上,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在持续发出公告。这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紧盯月饼市场,拿出了务实举措,发出了明确信号,做到了持续用力,常抓不懈。今年以来,四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的政策宣贯,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并对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2025年遏制“天价”月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各地各部门也加大了重点监管力度,对月饼市场进行了全面规范,从强化监测分析,到加强市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大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风清气正的节日风尚。显然,遏制“天价”月饼不是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要汇聚各方面的合力,从不同的环节去抓好监督规范。各地各部门要持续用力,一以贯之,坚决遏制“天价”月饼,才能让小小月饼回归本味。
遏制“天价”月饼,关键在源头治理。从厂家和商家而言,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等,认认真真把月饼做好,生产销售物美价廉的月饼。从相关部门而言,要紧盯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并且要求商家妥善保存交易信息,以备相关部门依法核查。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谁购买了这些月饼,一旦这些信息与贪腐相关,自然就脱不了干系,无形之中为单价超过500元盒装月饼购买者装上了“紧箍咒”。从社会导向而言,要树立榜样和引导消费趋势,要引导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以此推动理性消费的发展。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带头做好表率和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李萍)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