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政企座谈会折射出务实作风
企业是微观经营主体,对市场感受最直接、最敏感。常态化倾听企业对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看法,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是宏观层面制定规划、政策等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路径,有助于及时对现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推动完善宏观政策举措。近两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民营企业座谈交流500余次,省、市、县发展改革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万余次。
搭建一座“连心桥”。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问题,既有政策落实方面的,也有自身经营方面的,还有相关部门作风方面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国家发改委主动与企业家面对面的沟通,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也要主动深入民营企业发展实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交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及时听取和发现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要求,这种常态化开展座谈会的方式,为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桥梁,既体现了亲清政商关系,破除了政企之间的信息壁垒、拉近了心理距离,也让企业诉求得到更快更好响应,也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从国家发改委近年来的座谈会效果来看,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题,而且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吃下一颗“定心丸”。面对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但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压力挑战。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完全建成,部分领域隐性壁垒依然存在、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涉企行政检查负担仍需减轻、政策获得感有待提升等问题,既是妨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因素,也是目前民营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痛点难点。如何化解这些矛盾问题,国家发改委常态化座谈会的方式提供了一个破题破局之策,为民营企业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了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与帮助,就能够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大胆干,就能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民营企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将不断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是一面“作风镜”。从国家发改委常态化开展的这个座谈会来看,既解决了民企发展的痛点难点,也映射出了部门作风。无论是对于发改委,还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是否真心实意为企业破解难题,是否认认真真抓好自身工作,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拿出务实行动。从总体情况看,目前18次座谈会,民营企业共提出191条意见建议,已解决160余条。由此观之,发改委并非是简单地开几次座谈会了事,而是解决了实际问题,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同时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发改委还更加注重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立足全局、举一反三,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力度,实现解决一类问题、惠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切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对于各地各部门而言,要用好这种常态化座谈会方式,更加注重基层一线,更加关切民生发展,唯有真抓实干,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蒲都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