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沐浴阳光,让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各地要继续发挥“五老”在教育关爱青少年上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支持更多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在教育引导中传承红色基因。少年强则中国强。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需要各地各部门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各地关工委要主动担当作为,打造“五老”宣讲、“红色基因地图”、“云端红色课堂”等多元载体,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孩子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5年来,组建5万个“五老”报告团,组织42.4万名“五老”校外辅导员,开展党史主题宣讲95.8万场次,广大青少年从中汲取信仰力量。368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串珠成链,百条红色研学路线让青少年在行走中赓续红色血脉。在数字大潮之下,各地建设“网上关心下一代”云平台,上线红色地图、云游展馆、微视频征集等模块,数字赋能红色故事跨越时空。关工委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5年来,84.4万场红色研学、劳动实践、文艺展演活动,让青少年把信仰的种子扎根在心田。
在关爱帮扶中沐浴温暖阳光。关爱帮扶少年儿童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各地关工委采取各种形式,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关爱与服务工作。有的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及特殊教育儿童提供艺术培训课程,有的带着孩子们认养树苗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童心,有的将法条编成脱口秀、情景剧,各地关工委通过小小课堂,在少年儿童心中种下未来梦想。从普法教育到困境儿童帮扶,从校园欺凌防治到防溺水宣传,从网络沉迷引导到性侵预防教育,“五老”们的关爱守护无处不在。近5年来,各地关工委募集助学资金106亿元,资助学生1200万人,建设“五老”工作室、校外辅导站等关爱阵地24万多个,24.8万名“五老”心理工作者用耐心抚平少年儿童的成长褶皱,6800多名老校长、老教师把优质课堂带到偏远山乡。在关心关爱下,让广大少年儿童沐浴着温暖阳光。
在多方共育中促进健康成长。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既要靠学校,也要靠家庭与社会,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为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教,近年来,中国关工委把家庭教育促进工作摆上重要日程,2019年起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73万名“五老”带头晒家规、立家训、传家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全国关工委系统推出“家长学校开学周”线上教育活动,1800万人次参与学习,建成家长学校17.6万所、网上家长学校5.3万所。针对特殊家庭,“五老”们用真情搭建爱的桥梁。“代理家长”、“尽责优教”讲堂等精准服务留守儿童家庭;全国24.9万名“五老”参与心理咨询,服务青少年936万人次。(张闲语)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