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漫评|警惕“标尺”的偏移

当前,少数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评价标准出现隐性偏差,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包装”轻“实效”的倾向,部分干部将过多精力投入于工作包装和材料打磨,热衷于打造“亮点工程”,却忽视了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职要务。这种扭曲的“标尺”,既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更污染了政治生态,当基层干部们整天琢磨的是领导的“关注点”而不是群众的“痛难点”,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政策空转、民心疏离。
打破这种“秀场困局”,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硬性指标。二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破除“唯材料论英雄”的倾向,让踏实肯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重用。三要强化监督检查,对热衷表面文章、加重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问责,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孔凡/图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