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战胜利历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纪念,是为了不忘本来。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80年前,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野蛮残暴,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生存的屏障。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华民族赢得了世界尊重。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以阅兵这种庄重的形式致敬伟大胜利,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彰显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对胜利的珍视、对正义的坚守。
纪念是为了警钟长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国家实力极不对称、以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正义之战。平型关的枪声、台儿庄的焦土、百团大战的烽烟,不仅是军事史上的坐标,更是民族精神的熔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担当凝聚全民族力量,用“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大炮”,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正义史诗。阅兵仪式上,受阅方队每一个步伐都踏出了中国军人的铁血豪情,每一个眼神都透露着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装备方队每一道履带碾过的痕迹,都镌刻着科技强军的奋进足迹;每一块装甲反射的阳光,都闪耀着自主创新的智慧光芒,彰显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纪念是为了传承薪火。抗战胜利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胜利的荣耀,更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这种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80年来,这种精神始终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铭记历史的警示、传承精神的力量。当我们在纪念大会上仰望国旗,在阅兵式上见证装备方阵的威武,在档案馆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更加感受到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
纪念是为了开拓未来。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物质的积累,更在于精神的赓续。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为了时刻警醒未来的风险;庆祝胜利,不是为了炫耀曾经的辉煌,而是为了传承不朽的精神。盛大阅兵仪式上,联合军乐团的震撼鼓点和将士们的铿锵脚步,已经汇聚成一曲历史与现实的交响。历史的火炬传到了我们的手中,以抗战胜利历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必须铭记民族的牺牲、历史的真相,记住今天的安定生活绝非上天的馈赠,而是无数双手从历史深渊里奋力托举。唯有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才能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让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林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