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激活新乡贤力量 谱好乡村振兴曲

2025-09-01 16: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乡贤群体,生于斯、长于斯,怀揣乡愁、情系桑梓,是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和“生力军”。激活乡贤力量,就是要以乡情为纽带、以组织为桥梁、以发展为使命,引导乡贤群体反哺乡村、赋能振兴。  

  织密“组织纽带”筑牢乡贤回归的“情感根基”,在凝心聚力中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乡愁是联结乡贤与故土的精神血脉,组织是汇聚智慧与力量的核心载体。激活乡贤“智囊团”,首在织密组织网络、系牢情感纽带。要依托数字平台建立动态人才库,确保每一名乡贤都能快速融入组织框架,让“游子之心”与“故土之需”精准对接。要完善常态化的双向沟通机制,定期推送家乡发展动态,及时传递政策规划方向,让乡贤跨越时空感知家乡脉搏,实现“离乡不离情、献策无阻隔”。要营造尊贤重才的浓厚氛围,以乡贤馆、荣誉墙为载体,弘扬反哺桑梓的奉献精神,增强乡贤归属感与使命感,让“回报家乡”成为共识与风尚。

  搭建“赋能平台”激发产业振兴的“创新动能”,在资源融通中打造富民强村的“新引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兴旺,而乡贤的资金、技术、人脉资源正是点燃产业火种的关键薪柴。释放乡贤“智囊团”的产业动能,重在搭建平台、精准赋能。要充分发挥乡贤的规划引领作用,邀请乡贤参与乡村产业蓝图设计,科学布局特色产业链条,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要深度激活乡贤的技术传导功能,鼓励乡贤组织技能培训与现场指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化、品牌化、绿色化跃升。要全力拓展乡贤的资源整合渠道,支持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等形式,嫁接外部资本与本地产业,打通产销对接链路,构建“乡贤搭台、村民唱戏、集体增收”的共赢格局。

  畅通“治理通道”涵养和谐有序的“文明乡风”,在多元共治中夯实乡村善治的“压舱石”。“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乡贤德高望重、熟稔乡情,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天然“润滑剂”。发挥乡贤“智囊团”的治理效能,贵在畅通参与路径、涵养文明新风。要推动乡贤深度融入矛盾调解机制,设立乡贤调解室,发挥其“地熟、人熟、事熟”优势,用乡音乡情消融邻里隔阂,以公道公心化解积怨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要引导乡贤带头践行移风易俗,鼓励乡贤参与修订村规民约,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通过道德评议、家风宣讲、公益倡导等活动,树新风、扬正气、育新人。要支持乡贤助力基层民主,围绕环境整治、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议题共商共议,让决策更贴民心、落实更顺民意。(刘泽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