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加速,广铁绘就人畅其流物畅其达新图景
清晨的广州大朗站,汽笛声起。满载日用品、纺织品和家电的X80056次列车驶向西藏日喀则,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开出的首趟进藏集装箱班列。137小时后,它将跨越山河,不仅把“湾区制造”送上高原,更打开了一扇通往南亚的新门户。这条由广深铁路物流中心精心打通的线路,正是今年以来大湾区物流活力奔涌、网络日益强健的一个缩影。
放眼湾区,这样的流动已成常态。钢铁巨龙满载呼啸,物流通道高效贯通,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流动网络。人流、物流在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汇奔涌。这份活力,清晰地体现在上半年广东那份亮眼的外贸成绩单上——4.55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制造业重镇东莞,“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正悄然改变“湾区制造”出海路径。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枢纽,它上半年成绩斐然:进出口货值同比飙升214%!入夜,这里依然忙碌。大湾区的电商货物,完成“一站式”通关安检后,搭上专用货船,12小时内就能直达香港机场停机坪。这条粤港合力打造的新动脉,已获22家国际航司认可,累计货值破334亿元。效率跃升的关键,在于黄埔海关“预约查验、即到即验”的新模式,通关时间缩短了40%。
广铁的创新不止于此。今年6月,首趟“中欧班列电商快线”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出发,载着广州服装、佛山家电、中山厨具等商品驶向欧洲,13天即可抵达。新模式精准解决了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难题,时效比海运快50%以上,成本仅为空运四分之一。“物流痛点解决了,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步子能迈得更开了。”深圳一家物流公司的张俊梅道出了企业心声。
货运班列持续升级。今年1月,全国首条快捷物流示范线在广州国际港站首发。X8512次班列以120公里时速直奔成都,31小时抵达。它的便利实实在在:像公交一样“客车化”每日定点发车;在95306平台明码标价预定舱位;更革新了安检流程,将复杂的混装货物掏箱检查从发货端优化至到达端执行,省时又省钱。“以前混装货安检最头疼,现在效率高多了!”一位货主深有体会。广铁还力推“点到点直达”,进藏班列时间精确控制,中欧电商快线更是实现“下单到交付最快20天”的承诺。
物流通畅之际,人员流动也迎来“井喷”。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突破1500万人次,日均8.3万,增长16.1%。这条高铁早已超越交通工具,重塑着湾区生活,“上午叹广式早茶,中午游维港,晚上赏珠江灯光秀”的“一程多站”同城圈成为日常。广铁敏锐捕捉需求,将高铁打造成文旅消费新引擎。今夏,主题鲜明的“歌迷专列”、“研学专列”、“马拉松专列”穿梭湾区。比如,为方便香港歌迷赴潮汕看庆回归演唱会,广铁加开直达专列。3小时车程里,车厢播放歌手金曲,艺人惊喜互动,“高铁+公交”无缝换乘让歌迷直呼“贴心又方便!”这份用心也换来回报:广州上半年游客量达1.13亿人次,增长6.3%。“旅客需求在哪,服务就跟到哪。”广铁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广铁的实践,与广东的战略部署同频共振。就在8月7日,广东省六部门联合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将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左右。蓝图清晰:优化港口资源,支持香港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建设,加强铁路物流枢纽布局。政策东风也吹向智慧物流前沿,支持广深培育低空物流企业,探索无人机配送。黄埔综保区已试点全国首个低空运输智能通关,为企业省时50%、降本10%。铁路方面,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关键节点正扩容提质,未来将开通更多直达线路,构建“天上无人机、地上无人车、轨上货运班列”的立体智能物流网。
疾驰的列车,如同湾区强劲的脉搏。从空港中心的高精尖芯片到进藏班列的家电纺织,从歌迷专列的欢歌笑语到研学专列的青春面庞——轨道延伸之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奔涌汇聚。广铁以创新为引擎,将这张铁路网锻造成激活区域经济的澎湃动力源。看得见的速度,摸得着的活力,“轨道上的大湾区”,正为中国经济的壮阔画卷增添最富动感的一笔。(娄皓嵩)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