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锻造产业引擎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5-08-15 18: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新近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若干意见》,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锚定航向。乡村振兴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从产业动能升级到治理模式创新,从文化传承焕新到生态价值转化,每项任务都关乎振兴成色。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产业造血强根基、精细善治优生态、人才活水蓄动能,用全局视野擘画城乡融合新图景。

  产业造血,精耕特色优势,锻造发展硬实力。产业振兴绝非千村同模,需“量体裁衣”,广大党员干部当化身“产业设计师”,立足水土禀赋走差异化之路,推动农业从“生产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实现“土特产”的华丽转身。要深挖地标价值,带领群众打造地域金名片,贯通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社群营销,打造从“枝头鲜”到“舌尖甜”的增值闭环。要激活沉睡资源,盘活闲置校舍建乡村创客空间,利用生态湿地开发自然教育基地,推动康养民宿与中医药种植融合,让资源变现为发展资本。要强化科技赋能,实施“专家联产业”行动,组建“田间诊所”巡回服务队,用智慧农业系统精准调控水肥,让传统农事插上数字翅膀。

  治理润心,刚柔并济施策,激活乡村善治源动力。乡村治理需破解“悬浮化”困局,在数字化赋能中保留乡土温度。要推广“云端村务厅”实现外出村民远程议事,保留“榕树下的表决”让留守群体现场发声,祠堂议事角成矛盾化解前哨站。要实现矛盾预防关口前移,组建“五老调解团”介入宅基地纠纷,开设“法治小院”用方言演绎普法短剧,通过村规民约整治铺张办酒等陋习。要文化滋养塑形铸魂,推广“孝善积分”抵制薄养厚葬,让新风尚浸润日常。

  人才引育,构建近悦远来磁场,筑牢振兴压舱石。要破解人才瓶颈,构建“培育本土苗+引进金凤凰”的生态体系。实施“新农人淬炼计划”,厚植本土力量,培训家庭农场主短视频营销技能,认证“乡村工匠”给予技术分红,激发“土专家”带徒传艺。要筑巢引凤还乡,设立返乡创业"绿色通道",提供旧厂房改造的共享车间,建“乡贤智库”对接高校资源,引入艺术家驻村活化非遗。要以青春力量赋能,推行“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选拔农科生带技术包驻村,试点“创客公社”模式,为大学生提供零租金创业空间。要创新评价机制,将带富成效纳入职称评审指标,对连续服务乡村五年的医生教师优先评聘,让人才扎根乡土更有奔头,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郑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