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校建成“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红色殿堂
党校是锻造忠诚的熔炉,是孕育干部的摇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照亮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航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将党校真正建成思想的堡垒、干部的苗圃、决策的智囊,打造成新时代的红色殿堂,成为滋养干部的不竭源泉。
以“姓党”为魂,深耕政治立校的责任田。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党校因党而生、为党而兴,姓党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密码,是扎根于灵魂深处的精神图腾。要把稳思想之舵不动摇,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教学首课、研讨主题、科研主线,让真理之光照亮课堂、穿透心灵、引领行动。要严守规矩之界不偏移,将党章党规党纪刻入教案、融入教学、嵌入考核,让忠诚的纯度经得起风浪考验、岁月沉淀。要熔铸信仰之基不松懈,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开发浸润式党性课程,用革命理想点燃奋斗激情,让党校殿堂成为净化思想、淬炼忠诚的信仰高地。
以“育才”为责,锻造堪当大任的先锋队。良匠琢璞玉,沃土育栋梁。党校“为党育才”,传道要传真理之道,授业要授实干之业,解惑要解时代之惑,这是红色殿堂对历史最庄重的回答。要抓理论武装求精进,把党的创新理论掰开揉碎、嚼透悟深,让学员掌握思想方法、增强行动底气。要抓党性锤炼求纯粹,让党章学习贯穿课堂内外,使警示教育触及灵魂深处,把“总开关”拧得更紧。要抓能力提升求实效。围绕高质量发展所急,聚焦斗争本领所缺,开展实战化演练、项目化攻坚、情景化教学,让能力短板补在急需处、本领提升落在关键时。
以“献策”为任,点燃决策咨询的智慧源。参天之木,必察其纹理;治世之策,必究其本源。党校“为党献策”,献策要献在痛点堵点上,研究要研在关键要害处,发声要发在时代需要时。 要聚焦大事要事深调研,眼睛向下看,脚步往基层走,从群众期盼中找课题,于改革前沿挖经验,在矛盾窝里剖案例,让对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要立足理论创新强阐释,深耕党的创新理论“富矿”,让真理之光照得更亮、传得更远。要瞄准实践转化建真言,推动科研论文变政策选项、智库报告变改革方案、课堂研讨变破题良方,让思想火花点燃实践燎原之火。
以“质量”为尺,校准从严治校的基准线。玉不琢不成器,治不严难育才。质量是立校之本,严管是厚爱之舟,学风是殿堂之基。高标准不是口号标签,而是治校圭臬;严要求不是临时戒律,而是永恒铁律;实作风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精神烙印。要精细抓教学管理,让“课比天大”成为治校信条、“金课频出”成为常态风景。要常态抓学员管理,把党性锻炼贯穿食宿学行,以学风督查净化学习生态,让“求知若渴”驱散浮躁之气。要长效抓校风建设,大力弘扬学习之风、倡导朴素之风、培育清朗之风,让党校殿堂始终充盈书卷香气、弥漫真理味道、激荡清正之气。(曹乂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