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2025-08-15 09: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距离两年援藏之期只剩一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的徐海峰教授仍在忙着开展手术。援藏期间,他带领团队多次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包括高原首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徐海峰的经历,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情系雪域高原,护佑生命健康。自2015年起,全国17个对口支援省市开始进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政策,西藏卫生健康服务可及性、便利性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民生福祉不断改善,雪域高原百姓的生命健康防线筑得更牢。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现从“零星”到“团队”转变。之前零星的医疗援藏对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但比较有限。因为没有组成一个医疗团队,援藏医疗专家去到县一级医院,很难在一个没有相应技术条件和助手的支持下发挥出专家的作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就是从发达地区的医院,抽调手术、麻醉、护理人才及医疗管理人才,组成一个或数个可以解决复杂疾病问题的医疗团队。结构决定功能,“组团式”援藏把医疗人才有机组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以聚合效应实现功能集成。援藏医疗团队能够独立开展高难度医疗工作,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形成均衡布局,让雪域高原各族群众享受到更为广泛、更加便捷、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重点围绕西藏自身解决不了、通过援藏可以解决的难点问题确定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化支援,帮助西藏在医疗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以院包科”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每家援助医院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有的以眼科、骨科见长,有的以心内科、神经内科见长,就以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去帮助受援地医院的相应专科,没有的建起来,建好的帮助强起来。援藏医疗团队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着力为西藏培养“带不走的医疗人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现从“短期”到“长期”转变。医疗人才培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个短期的计划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当地医疗水平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一项“长跑”工程,通过一个一个批次的成建制派出,有既定目标、有要求地开展组团式援藏医疗,不断推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提档升级。从2024年8月至今,384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及柔性支援团队,已帮带286个本地医疗团队、培养658名本地医务人员;推广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73项,“打包移植”先进经验242个,实现了400多种大病不出西藏自治区、20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的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当前,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已带着前沿的医疗技术,投身高原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育、医院管理等领域,让优质医疗资源在高原落地生根,持续惠及更多群众。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生命接力,更是一曲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时代赞歌。随着援藏工作的持续深化,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正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阔步前行,雪域高原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正一步步化为生动现实。(向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