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务服务更便民、高效、务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这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在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务服务需在便民、高效、务实方面持续发力,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让便民举措更实。便民是政务服务的核心要义。《意见》强调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政务服务需贴近实际,落到实处。不能让办事流程停留在文件规定中,而要将其转化为群众易懂、易办的具体事项。要把复杂的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将办事指南送到企业和群众手中,让他们清楚“怎么办”“去哪办”。对于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养老等高频事项,要将服务窗口延伸到基层,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场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等贴心服务,不让任何一个群体在政务服务中“掉队”,让便民举措真正温暖民心。
让办事效率更高。提升效率是政务服务的关键目标。新时代的政务服务,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拆除“信息孤岛”。不能让企业和群众为了一件事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而要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课堂就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中,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在并联审批的实践中。要善用数字技术,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鼓励各地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更多“秒批”“秒办”事项,为企业和群众节省时间成本,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以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让服务成效更优。成效是检验政务服务的最终标准。政务服务好不好,关键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等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反馈意见。把企业和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将群众的需求和建议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对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要及时梳理解决,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同时,要用实际数据说话,看看审批时限缩短了多少,事项办理提速了多少,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了多少。让政务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幸福生活的“守护者”,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企业和群众的口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府对企业和群众的承诺,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唯有让便民举措更实、办事效率更高、服务成效更优,才能真正激活政务服务的“神经末梢”,让政务服务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群众的坚实桥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江枫)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