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担当作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给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挑战,尤其是在融资方面,小微企业更是困难重重,对此,各地各部门要用好国家层面的金融政策,把解决融资难题作为帮助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力点,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稳定外贸。
用好政策工具。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各地各部门都要用好用活用够政策工具箱,站在小微企业的角度去推动落实各方面的融资政策。从国家层面而言,从去年9月24日一系列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公布,到今年5月7日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再到近期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及《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要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地方层面而言,要结合实际细化落实具体的政策举措,必要时要量身定制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持续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让低成本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各地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和专班,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卡点,激发企业有效信贷需求。
激发动力活力。各地在用好融资政策的同时,既要注重“输血”,也要注重“造血”,无还本续贷政策通过“造血式”赋能,推动小微企业从脆弱生存转向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推进无还本续贷政策,从银行来看,要及时调整授信制度和审批流程,改造信息系统,主动摸排统计小微企业续贷需求,对“推荐清单”内有续贷需求、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应续尽续,对政府来说,要做好监督服务,倒逼企业主动应变求新。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小微企业续贷余额8.2万亿元,同比增长43.8%,为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各地各部门既要千方百计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帮助企业节约成本。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持续强化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保障,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税收优惠、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信用信息共享等相关政策,让更多金融活水惠及小微企业。
提升服务质量。如何让各类融资政策落实落地,直达小微企业手中,需要各地各部门尤其是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改进授信审批与风险管理模型,是金融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准滴灌”的跨越,让资金既“贷得快”,又“控得牢”,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可持续的动能。各地各部门要不断优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变企业信息为融资信用,选出真正有融资需求且能够支持的对象。要推动各级信用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提升融资效率。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修订出台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助力精准支持小微企业,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高效协同,促进政策直达基层、落地见效。(张若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