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惠民

2025-08-12 15:5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事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持续完善网络、拓展空间、数字赋能,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城乡居民更好参与文化活动,培育文艺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

  在活动开展中不断完善网络。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文化精神生活的品质和需要更加多元,既为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厚实土壤,也给各地各部门带来了压力挑战。在用好传统的方式方法基础上,各地各地各部门要持续完善服务网络。各地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让分散、独立的资源形成组织体系,把更多的优质演出、书籍等资源不断输送到社区、乡村,从而实现从“单一供给”转变为“多元供给”“交互供给”。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建设,实现总分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数字服务的共享、文化活动的联动和人员的统一培训。要强化文明实践功能,推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支持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要大力开展广场舞、“四季村晚”和“四季村歌”等群众文化活动。

  在深化服务中拓展文化空间。在推动公共文化下基层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夯实基层公共公文基础设施。从城市书房,到乡村书屋,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为人民群众度过美好的文化时光提供了载体。面对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和期盼,各地各部门要重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进行部署。各地主动作为,推动公共文化空间灵活嵌入各种生活场景。在城市街巷、商圈、文化园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在广大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等主题功能空间受到村民欢迎。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4万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各地各部门要科学布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勇于创新中加力数字赋能。近年来,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云端”公共文化服务让城乡群众共同分享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享受便利化服务。从借书服务,到广场舞教学等线上文化服务,再到国家公共文化云让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等实现“一键触达”,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与运用,为公共服务注入了动力活力。为了更好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生活的需求档次,各地各部门要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升数字文化馆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要持续探索发展数字文化大众化实体体验空间,加强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让线上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更精彩。(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