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津非昔比”,唱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2025-08-12 15: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河海交汇处,津韵正悠扬。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天津作为一座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从不同层面深刻诠释了和合共生的丰富内涵,既让世界了解了天津,也要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立足天津看天津。河海交汇,既是一道自然奇观,也是一道人文奇观。在河与海的交汇中,造就了这个地区的包容与开放,铸就了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在文化上,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兼容并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互鉴,成为运河文化、漕运文化、盐商文化、港口文化及商埠文化的集大成者,使得天津城市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在饮食上,天津菜融合了汉、满、蒙、回等多个民族的饮食特点,又受到北京菜、山东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津津有味”。在建筑上,天津是全世界建筑风格最多的城市。自19世纪末,多个国家在天津设立了租界,这使得天津不仅成为了一个贸易重镇,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热点。在民俗文化上,天津既有历史底蕴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也有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彩塑,还有地道津腔津韵的天津时调。行走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漫步在天津的河海之边,处处都散发出一种和合共生的浓郁氛围。

  跳出天津看区域。天津既是一座河海交汇之城,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节点。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明确找准自身定位,承担着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四大核心功能定位,起到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开放门户。天津锚定深化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关键抓手,推动协同发展从气势恢宏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在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考卷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天津篇章。从疏解与承接的精准对接,到连通与联动的深度融合,再到共建与共享的成果普惠,区域资源配置在改革中实现能级跃升,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的经络日益畅通,民生获得感在点滴变迁中不断厚植生长,深化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的改革探索正持续转化为澎湃的发展新势能。秉持和合共生的理念,推动了天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站位天津看世界。天津作为一座河海交汇城市,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和城市特质。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进入新时代,天津始终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天津市凭借独特的产业、港口、交通等优势,叠加改革开放先行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行先试的优越条件,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容,好朋友越来越多,仅与正式成员国就缔结了15对友好城市,双方高层互访热络。从职教合作来看,截至目前,天津已在亚非欧23个国家建成24个工坊。鲁班工坊成为连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技术丝路”。从经贸合作来看,2024年,天津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9国)进出口473.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5.6%。2018年至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在天津累计实际投资13681万美元,新设企业达213家。和合共生,让天津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坚实步履,也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张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