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熠熠生辉的大字,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延安窑洞的朴素誓言到新时代的庄严承诺,从张思德“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赤诚到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螺丝钉”的坚守,这一根本宗旨始终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当前,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印记擦拭得更加明亮,让信仰之火在为民造福的实践中燃烧得更加旺盛。
熔铸“一片丹心只为民”的忠诚之心,让信仰灯塔照亮初心航程。忠诚是初心的底色,信仰是行动的基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源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民力量的崇高敬畏。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深刻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一论断揭示了共产党人生命价值的最高标准,就是将个体生命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雷锋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因其承载着“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民造福作为行为准则,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砥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之肩,用实干奋斗书写惠民答卷。担当诠释初心,实干成就使命。雷锋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态度,正是将“为人民服务”宗旨具象化的生动体现。它昭示着:将为民情怀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狠抓落实的志气,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彰显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提升为民造福的能力厚度,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破解民生难题中锤炼真本领,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锻造宽肩膀,切实克服“本领恐慌”,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涵养“捧着一颗心来”的奉献之情,以纯粹品格永葆公仆本色。初心的纯粹不仅映照于信仰的坚定与担当的勇毅,更铭刻于克己奉公的品格修为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雷锋精神中“甘于奉献”“艰苦朴素”的鲜明特质,正是这种纯粹品格的生动写照。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境界,树立了“把温暖带给他人,把辛苦留给自己”的价值标杆。这种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奉献诠释忠诚的精神品格,是共产党人必须终身修炼的“心学”。广大党员干部要矢志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把服务群众作为最大的幸福,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成就,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以“无我”之境成就“有为”之绩。(余飞扬)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