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推动“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各地方各部门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把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夯实发展根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需要。要夯实法治基础。修订反垄断法,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出台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加规范有力。要夯实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促进我国物流发展,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1%,比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市场循环效能有效提升。要加速要素融合。从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范围扩大,从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加快互认,到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资源要素的加速融合,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注入源头活水。各地各部门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集聚资源、扩大内需、激励创新的作用,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坚实根基。
激发创新活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从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到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再到追求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更多举措着眼于以公平竞争淘汰低效、激励创新,更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从废止不符合要求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到对不合规涉企收费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通过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各地打破行政垄断和区域壁垒,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规范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构建更加透明的政府采购环境,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坚持对外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大市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缩减至106项,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我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加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各级干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树牢全国“一盘棋”意识,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让“大市场”成为“强市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不断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也一定能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定性。(张闲语)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