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一些“一瓶水式体验”
当下,海绵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传递出的“海绵能级”也相当乐观。
“透水砖的干爽”替代“蹚水的狼狈”;“雨水花园的葱郁”替代“积水的污浊”;“脏乱差”变“美如画”……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海绵能量居然如此之大,让人不禁想到实地体验感知一番。
日前,“解锁水脉密码 解码呼吸韵律”主题采风活动在绵阳开展。在市委网信办、市住建委、市自媒体协会的组织下,一批自媒体人走进“海绵绵阳”,解锁城市“喝水”魔法。
“解锁水脉密码 解码呼吸韵律”主题采风活动走进科新区、安州区、高新区的街道、小区、湿地公园,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绵阳“雨水消失术”和海绵城市建设下的便利生活。
最是细节动人心。烈日下,自媒体人席地而坐,与海绵路展开一场激烈的喝水比赛。一瓶矿泉水,人急速喝下,必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关键越想“尽快喝下”,越是“欲速则不达”。海绵路面则“不动声色”,瓶盖一打开就很快“见底”,关键路面“平静如常”,看不到任何积水,“秒秒消失不见”让人实地见证海绵城市建设的精彩传奇。
在普遍认知里,之所以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基于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比如减少城市内涝、应对极端降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等等,人与海绵地面的这场比拼,通过镜头传递直观呈现海绵吸水、蓄水能力,相信更多神奇之力伴随着具有穿透力的体验式表达,直抵更多人群,让人充分领略到海绵城市建设的魅力,进而更加支持、更加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形成合力,一起以“水”为笔勾勒生态底色,以“绿”为墨书写发展篇章,着力打造会“呼吸”的韧性城市。
现在看来,城市宣推也好,工作展示也罢,需要类似的“一瓶水式体验”。成效好不好,需要敢于开门迎客,让体验说话。关键打开体验的方式直观、明了、易懂,直击公众“急知”兴趣点、“想知”关注点以及“未知”兴奋点,相较于那种说不起硬话的自说自话、让人“猜猜猜”的呆板套话表,效果简直有天壤之别。
“海绵城市离认知很远,但离生活很近。”……透过“一瓶水式体验”,自媒体人士和网友直呼“学到了”,不少人在“原来”“居然”“如此这般”的发现中记住海绵城市建设的好,也会在一次次大雨倾盆的考验中尝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甜,今后的日子里,他们更会把这些“好”与“甜”化作参与建设的“劲”与“力”。
如今,各地不遗余力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各种建设目不暇接,民生实事更是一件接着一件干,这非常暖心,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需要各方面自信且大胆地出来“走几步”,让体验说话,让直击人心的展示说话。于此,呼吁不妨多一些“一瓶水式体验”,让人在一次次体验中感知变化、收获成效、寻找破题的密码。(绵一评)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