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私密照群组已经关闭,但不能让“偷拍者”跑了

2025-07-28 08: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调查发现,一个名为“MaskPark树洞论坛”的境外群组在国内多个社交平台被博主曝光,该论坛涉嫌大量散播淫秽视频。据报道,其成员均为中国男性,总规模超十万人,下设至少二十个细分群组,主题均与色情内容紧密相关,其中最大群组人数高达九十万人。虽然该论坛最大群组目前已被关停但有消息称,贩卖针孔摄像头的群聊及众多小型偷拍群依然活跃。

  “MaskPark树洞论坛”最大群组的关闭,远非事件终结。这个曾容纳超十万人、最大群组达九十万的网络空间,充斥着偷拍视频、隐私交易和低俗言论。如今虽现“树倒”之势,但售卖针孔摄像头的群组及诸多小群仍潜伏暗处。这警示我们:关闭群组仅仅是治理的开端,若不深挖根源、严惩偷拍者,侵犯隐私的恶行只会换个角落继续滋生。

  庞大的群组规模背后,是对受害者隐私的集体践踏。从偷拍陌生人的私密视频,到泄露前伴侣、家人甚至母亲的隐私照片,再到衍生出针孔摄像头交易产业链,这些行为早已突破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红线。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等行为,轻则拘役管制,重则面临无期徒刑。然而现实中,网络的匿名性成了偷拍者的“保护伞”,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他们卸下道德约束,将窥私欲转化为具体伤害,使无数人在不知情中沦为被消费的对象。这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正是此类犯罪屡禁不绝的关键原因。

  更值得警惕的是,群组关闭可能只是犯罪分子的“战术转移”。过往案例显示,此类非法平台顽固性极强:一个大群被封,便裂变为无数小群继续活动;境外平台被查,换个域名即可卷土重来。此次“贩卖针孔摄像头群暂未封停”的现状,再次印证了治理的复杂性。若仅满足于“关停”的表面成果,而不追查群主、管理员及核心参与者的责任,不斩断摄像头销售、偷拍制作、传播交易的全链条,那么侵犯隐私的土壤将始终存在,下一个“MaskPark”的出现恐难避免。

  要让偷拍者付出应有代价,必须构建“技术追踪+法律严惩+平台追责”的立体防线。技术层面,应运用大数据溯源,精准定位群组内的视频发布者、传播者及交易参与者,打破“匿名即安全”的幻觉;法律层面,需强化跨境执法协作,即便平台位于境外,也要确保境内参与者难逃法网,并通过公开典型案例彰显“偷拍必被惩”的坚定决心;平台层面,社交软件必须压实主体责任,针对涉及隐私交易的关键词、群组特征建立更严密的监测机制,从源头阻断非法信息的传播。

  公众的安全感,不应寄托于“不被侵犯”的侥幸,而应源于“被侵犯后必有人担责”的笃定。如今,公众的核心关切是:传播隐私的账号背后是谁?销售针孔摄像头的商家将面临何种惩处?如何防止类似平台死灰复燃?唯有让这些问题得到明确解答,让每一个偷拍者和传播者切实付出法律代价,才能真正守住“个人隐私不容侵犯”的法律底线。

  群组关闭绝非终点,它应成为全面清剿的开端。唯有以零容忍态度追查到底,将每一个偷拍者、传播者暴露于阳光之下,才能让人们摆脱“被窥探”的恐慌,让隐私安全真正成为一项可触及的基本权利。 私密照群组已经关闭,但不能让“偷拍者”跑了,相关部门必须一鼓作气,义勇追穷寇,杀他个片甲不留!(郭元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