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厚植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底色底蕴
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中国,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一个个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星罗棋布,编织起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映照于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一座座人民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正成为亿万人民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家园。
厚植城市底色。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始终是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既要解决住有所居,也要追求生态宜居。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做好城市工作,各地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探索城市路径。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大、资源约束强,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城市发展的老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精髓要义正是人民城市理念。各地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大中小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就业、教育、医疗等存在较大差距,各地要注重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从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更有温度,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不分地域、不分城乡、不分人群,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更加优质,才能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优化城市管理。城市工作千头万绪,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精细化治理,要从实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事务很繁杂,各地要拿出“绣花”功夫,既要抓实民生实事,也要勇于开拓创新,探索新时代城市管理的新做法、新经验、新路径。从创新探索“接诉即办”等做法,到搭建“邻里议事厅”等,各地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接地气、聚民智的探索中不断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路径。通过规划科学、治理精细、管理智慧,着眼大格局、干在细微处,更多城市“绣”出自己的品质品牌。
激活城市文化。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守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就是守护城市的生命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考验的是统筹眼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城市文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80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6.8万处历史建筑,构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载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各地各部门要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注重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的源头活水。(张若麟)
- 2025-07-15【地评线】飞天网评:作风建设要持续抓牢“长久立”
- 2025-07-16【地评线】飞天网评:抓好基层减负需践行正确政绩观
- 2025-07-16【地评线】飞天网评:读懂主要数据中的信心与力量
- 2025-07-16【地评线】飞天网评:防汛救灾要压实责任抓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