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奋斗实干书写“十四五”发展新篇

2025-07-11 15: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进展超过预期。成就源自共同奋斗,成果终由你我共享。我们要持续用力,用实干奋斗书写发展新篇。

  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实现了更加合理的增长。从增速看,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从规模看,今年预计约为14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从基础设施看,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覆盖超80%的县,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从发展基础看,无论粮食生产,还是能源生产都有了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砥砺奋斗,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是量的合理增长,也是质的有效提升。从创新看,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从区域看,各地区找准定位、各展所长。从绿色发展看,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三五”末提高约12%。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从能源发展看,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9亿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番多。面向未来,各地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与“含绿量”。

  提升民生发展成色。高质量发展通过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则通过需求升级反哺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有效解决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聚焦“一老”,聚焦看病难、看病贵,各地持续增强民生获得感。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各地各部门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发展成色。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更厚实,发展动力更强劲,发展信心更足。民营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数字经济生机勃勃。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组建国家数据局,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