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聚才”激活产业振兴“智慧引擎”
人才是激活乡村资源的核心要素,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第一动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关键在于打通技术创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通道。
近年来,各地以农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探索出“以赛聚才兴产业”的创新模式,通过构建“赛事搭台、人才唱戏、产业升级”的良性生态,走出了农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赛事搭台,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产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举办农业技能竞赛,搭建起行业人才交流的高端平台,吸引不同领域的产业人才汇聚,形成“磁场效应”。以赛事为纽带的人才集聚模式,打破地域限制与层级壁垒,让田间地头变身智慧碰撞的前沿阵地。从品种培育到种植技术,从管理经验到市场洞察,参赛人才带来的多元化智力资源,为传统农业注入创新基因。赛事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人才集聚质量。当竞赛成为检验技术水平的“试金石”,选手们在对标找差中明确提升方向,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良性循环,让赛事平台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产学研协同,打通科技转化“高速路”。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在于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跨越。赛事前后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将科研机构技术优势与产业一线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建立起“需求征集—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设立专家工作站、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等方式,推动科研人员常态化深入产业一线,实现技术难题“现场问诊”与“靶向治疗”,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进来+本土化”的人才培育模式,既解决当下技术梗阻,又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梯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
生态赋能,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赛事的价值,不仅在于短期人才集聚,更在于长效产业生态构建。打造现代农业人才“双创中心”,创新“项目+人才”打包引进模式,将赛事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持续动能。柔性引进参赛人才团队,鼓励其与本地经营主体合资合作,让参赛团队的新技术、新理念与本地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品牌运营”产业链条。当农业插上科技与人才的翅膀,便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实现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质变。(杜敏)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