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挺膺担当,让青春的色彩更斑斓

2025-05-14 14: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去磨砺与锻炼,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最前沿去发挥聪明才智,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和生产发展的第一线去奋斗奉献。新时代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追逐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创新是青春的本色。矢志创新创业既是新时代青年的人生选择,更是民族复兴进程赋予的时代责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成为了主力军,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注入了青春力量。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团队中,“90后”占比超过75%,在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青年突击队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为70%,在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中,其平均年龄不足30岁,在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在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在东方红四号团队,平均年龄29岁,在卫星应用团队,平均年龄28岁。这说明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新时代青年担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当今科技革命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广大青年要敢于直面压力挑战,积极投身新一轮科技创新大潮。广大青年要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广大青年要主动到广袤的农村地区去,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用青春绘就乡村振兴发展的大美画卷。在科技小院中,一代又一代的科技青年扎根乡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农业技术难题,传播文化知识传播、开展科普活动,为激活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们始终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既是田间实验室的科研尖兵,又是手把手传艺的农技教员,他们“自找苦吃”,把青春写进乡土中国深处。广大青年扎根乡村,勇当致富“领头雁”,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奋进乡村全面振兴。

  奉献是青春的亮色。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广大青年既要勇于创新创造,敢于实干奋斗,也要甘于奉献付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广大青年坚守坚持,立足工作实际,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人民需求紧密结合,扎根西部,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超过5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截至2024年8月,特岗计划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补充了约115万名教师,为农村基层输送了大量高校毕业生,他们在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冯相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