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奏”奏响交通强国山西强音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以日均超12801列的运力投放和1.51亿人次的安全输送量,再次刷新全球轨道交通纪录。在这场大考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太原局”)以“运力扩容、科技赋能、服务提质”三重奏,奏响交通强国的山西乐章。从晋北高原到黄河之滨,太原局以250.1万人次的安全输送、524列临客的精准投放,让三晋大地的出行之路充满速度与温度。
运力“精准投放”激活区域活力。面对旅游、探亲叠加的超大规模客流,太原局打出“增开临客+重联扩容+夜间高铁”组合拳:累计增开旅客列车524列,其中高铁动车组287列、普速列车237列,重点覆盖太原至北京、西安等热门方向。大同至永济、太原至平遥等文旅热门区段增开23列普速列车,部分动车组重联后运载能力提升110%。朔州东站新增D4492次临汾西至北京北列车,在21:13/15停靠,打通晋北地区与京津冀的夜间快速通道。
科技赋能重塑出行体验。“数字孪生”构建运输“最强大脑”:12306推出“智能候补购票”系统,通过算法优化将退票资源精准匹配需求,30%的“捡漏”车票流向急需旅客。太原局新增两组智能复兴号CR400AF-S动车组,二等座定员增至619人,车内噪音降低3分贝,实现“静音旅途”。智能判图安检系统在太原南、大同南等枢纽全面应用,进站时间缩短30%,同步引入“手持机”设备实现旅客全流程精准服务。
服务升级彰显民生温度。从进站到出站的全链条服务优化,让铁路出行既有速度更有质感。太原局针对老年群体,各车站开设“银发通道”“亲子候车区”等28类特色服务点位,配备500余名志愿者协助快速通行。朔州东站在候车室增设电子借阅图书柜,实现“本地借书、异地还书”,同时协调出租车、公交车到站,确保夜间旅客快速疏散。
文旅融合激活区域发展。铁路在保障出行的同时,更成为区域经济的“加速器”。太原局开行“铁路+文旅”专列:大同至永济的“水上列车”旅客持电子票据可享普救寺、鹳雀楼等景区门票半价优惠;临汾至新疆的Y204次“银发旅游专列”,以全卧铺配置、随团医生和适老化餐饮,为老年群体提供“车随人走、快旅慢游”的舒适体验。太原南站、大同南站等枢纽设立10个“文旅服务驿站”,提供景区门票预售、公交接驳指引等“一站式”服务,将铁路枢纽转化为区域旅游的“第一窗口”。
从雁门关下的朔州东站到云冈石窟旁的大同南站,从晋商故里的平遥古城到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太原局用钢铁脊梁架起流动中国的桥梁。250.1万人次的平安抵达,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生动诠释;524列飞驰的列车,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铿锵足音。当我们在假日里享受诗与远方时,不妨为那些坚守岗位的铁路人点赞——他们用汗水浇筑的钢铁动脉,正载着山西驶向更美好的未来。(刘志远)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