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年轻干部“拔节育穗”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培养年轻干部,事关事业的接续传承。组织部门要扎实抓好年轻干部培养,为党和国家事业蓄足活水,确保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推动适应水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所谓“水土不服”,指的是干部不适应基层、难以融入基层的问题。组织部门需切实引导、帮助年轻干部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党性教育,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当今时代,共产党人中扎根偏远、身在农村者不计其数,应运用这些鲜活例子教育年轻干部,号召他们向榜样学习,争做扎根基层的好苗子。要加强关心关爱,多多关注服务基层、在基层就业的年轻干部,通过慰问、座谈以及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体现关怀度,让年轻干部身在基层也能温暖如故,从而愿意融入基层甚至留在基层。
强化能力提升。能力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硬通货”,能力强不强,将影响着一名党员干部的发展,更关系到其所在单位干事创业的整体质量。因此,作为培养干部的“责任人”,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能力培养,推动其成长为善于干事、能挑大梁的“顶梁柱”。要加强“帮带培养”,聚焦基层党建、纪检监察、农业农村、发改、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选择自身素质过硬、善于传道授业的专长性人才,组建年轻干部“导师团”,通过手把手教学、指导,及时传授经验、解惑答疑,助力年轻干部成长进步。要以岗锻才,将年轻干部放到项目、应急、综治等急难险重领域去锻炼、磨砺,持续提升其处理复杂问题和繁重任务的能力。
抓好纪律教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底线。抓纪律教育,就是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不越党纪“雷池”一步。因此,组织部门在培养年轻干部的过程中,必须把纪律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教育引导其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不触碰党纪底线,干净纯粹为人为政。要通过开展“纪律大课堂”“廉政大讲堂”,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纪国法,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析,让年轻干部知纪、明纪。要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年轻干部参观廉政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剖析其“覆辙”根源,对照自查,防微杜渐,确保汲取教训,做到风清气正守纪律、老老实实搞事业。(夏倩)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