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陇平 >> 方言

酒泉|应急答卷彰显初心本色

2025-05-12 18: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五一”假期,敦煌再次人山人海。然而一场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强沙尘暴,让近万名游客滞留景区,天色渐暗、能见度骤降、气温陡降……敦煌市立即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3个小时内,就把所有滞留的游客安全送回市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不仅展现了应急管理的效率,更折射出党风、政风、民风与干部作风的深层力量。

  速度背后是党员干部的担当。短短3小时,这一速度绝非偶然。沙尘暴来袭时,敦煌的应急响应堪称“分秒必争”。从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到景区5分钟内闭园停演、启动预案;从调集140余辆公交班线车,到启用全部14辆7座以上公务车;从交警全员上路疏导,到住建部门提前点亮全城路灯……近万名游客安全转移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是一整套应急体系环环相扣高速运转。

  发展旅游“靠天”是福气,“靠人”才是能力。针对旅游旺季瞬时大客流,敦煌市制定出疏散25000人的预案;节前优化景区交通动线、拓宽道路、储备车辆,让应急通道“跑得快”。将潜在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当突发危机来临时,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用行动展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作风。成熟的预案、充足的资源、训练有素的队伍,让“分秒必争”成为可能。

  风沙之下是众志成城的合力。在这场救援中,最动人的是敦煌全城涌动的暖流。“干部带头、群众响应”,月牙泉镇村干部开私家车义务接送游客,出租车司机主动加入转运队伍……公车私车齐上阵的场景,成为风沙来袭时流动的灯火,照亮着整座城,温暖着每个人。

  政府迅速搭建应急框架,社会力量自发填补细节。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奔赴,迅速筑起一道最动人的防线。当景区广播响起疏散通知时,镇村干部已冒着风沙在出口引导游客;交通部门调集车辆时,乡镇街道、景区和民宿已主动为滞留游客提供避风场所。从瓜州雪夜安置2.5万名旅客的古道热肠,到敦煌公车破例驰援的“特事特办”,折射出的是酒泉以人为本的党风政风、有事真上的干部作风、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

  应急之外是以人为本的底色。干部在转运车上“嘘寒问暖”,党员干部在寒风中坚守至最后一名游客离开……让“应急”升华为“安心”,源于敦煌对城市“温度”的追求,源于干部群众对“八方来客皆亲人”的朴素认同。

  这场3小时跑赢12级狂风的应急实践,让我们看见了一座城市的担当——党风引领方向,政风夯实责任,民风凝聚合力,干部作风筑牢防线。当鸣沙山的驼铃再次响起,月牙泉畔的星空音乐会再度唱响,这一切都说明,唯有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显担当,以真心换民心,方能在风沙来袭时,让每一盏灯火都成为温暖的坐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