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铁人”精神,何以永不过时?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禁想起那些用汗水浇筑时代丰碑的奋斗者,想起那句穿越时空依然铿锵有力的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铁人”王进喜,这位从酒泉走出去的石油工人,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有人问,在物质丰富、技术发达的今天,“铁人”精神是否已经“过时”?答案是否定的。“铁人”精神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愈发闪耀。
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新时代的“铁人”风采。他们或许不再需要跳进泥浆池,但那份“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志气与骨气,永远值得传承和弘扬。
“铁人”精神是奋斗者的精神底色。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奋斗永不过时。“铁人”精神的核心,正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搏意志。今天,我们告别了“人拉肩扛”的艰苦条件,但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布满“娄山关”“腊子口”。从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到产业升级的转型阵痛,每一项事业的推进,都需要“铁人”王进喜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劲和闯劲。没有奋斗,再好的蓝图也是镜花水月;没有拼搏,再近的目标也会遥不可及。“铁人”精神,正是奋斗者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酒泉,这片孕育了“铁人”精神的土地,肩负着服务保障国家大战略、引领推动区域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铁人”精神,就是要以敢闯敢试的锐气,在新能源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闯出新路,让奋斗成为酒泉最鲜明的城市品格。
“铁人”精神是实干者的行动哲学。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铁人”精神的另一重价值,在于它崇尚实干、反对空谈的鲜明导向。如今的酒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治理,都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当下,“铁人”精神仍激励我们,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铁人”精神所彰显的“实干为要”的行动哲学,恰恰是破解浮躁风气的良方。
酒泉的发展,同样需要这种实干的劲头。酒泉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弘扬“铁人”精神,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以“钉钉子”精神干好每一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谱写酒泉发展新篇章。
“铁人”精神是追梦者的信仰火炬。
“铁人”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承载着超越时代的精神信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当年拼命打井,不仅是为了石油,更是为了“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这种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命运的担当,正是“铁人”精神最动人的内核。今天的中国,从脱贫攻坚到逐梦航天,无数人之所以能甘于奉献、默默坚守,正是因为心中同样燃烧着这样的信仰之火。个人的价值,永远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升华;梦想的力量,永远在为国为民的奉献中澎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望来时路,“铁人”精神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民族精神的基因,化作时代前行的动力。无论是过去“石油会战”的峥嵘岁月,还是今天复兴征程的壮阔图景,“铁人”精神都在提醒我们:唯有拼搏,才能闯出新路;唯有实干,才能成就梦想;唯有信仰,才能照亮未来。
身在“铁人”故乡,我们更应传承这种家国情怀。无论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还是建设好区域中心城市,我们更应以“铁人”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新篇章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以“铁人”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在产业发展中勇攀高峰,在生态保护中久久为功,让“铁人”精神永放光芒。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不负这片英雄的土地,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