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盘棋”思维推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人才工作不是孤岛间的零和博弈,不是独奏曲的声量比拼,而是星群间的交相辉映/交响乐的和声共鸣。各级党组织要以“一盘棋”的站位谋划人才布局,用“协同作战”的理念破除区域壁垒,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要素如活水般在区域间自由涌流,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
突出统筹规划,强化人才工作区域联动。区域人才协调发展,首先要转变“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旧思维,建立“我们的舞台共同搭”的新逻辑。具体工作中,要防止人才认定标准“各自为政”,杜绝区域政策优惠“层层加码”,避免城市人才服务“画地为牢”,最大程度弱化“虹吸效应”。在纵向维度上,要建立“上层定框架、区域绘蓝图、地方抓落实”的传导机制,让人才政策既体现整体意志又彰显地方特色。在横向维度上,要构建区域公约,让人才流动顺畅。在立体维度上,要打造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让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形成创新合力,切实化“同质竞争”为“互补共赢”。
突出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工作要素流动。人才要素流动不是简单“搬家”,不是单向“输血”,而是价值“裂变”、多维“造血”。现实中,有的地方守着高端设备“吃不饱”,有的企业拿着研发资金“找不着人”,有的高校攒着专利技术“锁在抽屉”,这些都是人才要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一潭死水”降低了人才服务发展的创新力。要建立人才信息数字分享平台,建设区域人才大数据中心,让人才档案“一网查询”、求职信息“一键匹配”、政策服务“一码通办”,最大程度推进人才资源科学调配、优化布局,催生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自由组合,更好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
突出协同育才,完善人才工作生态沃土。人才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终身成长计划”。人才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既要算好“当前账”,更要谋好“长远计”现实中,有的地方重“引才”轻“育才”,导致人才“引得来留不住”;有的区域重“使用”轻“培养”,造成能力“跟不上发展”;有的城市重“个体”轻“梯队”,使得创新“后继乏人”。这些现实问题,都要靠协同育才来破解。要建立区域联合培养机制,打造跨区域实践基地,让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锤炼脚力,在项目攻坚中磨砺眼力,在基层治理中提升脑力,促进创新活水源源不断充分涌流。(简行值)
- 2025-04-30【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中国经济的“向新力”更激昂澎湃
- 2025-04-30【地评线】飞天网评:增强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 2025-04-29【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在坚守坚持中奏响奋斗“弦歌”
- 2025-04-29【地评线】飞天网评: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韧性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