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持续减负松绑,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

2025-04-16 11: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车”不堪其重,“马”不堪其负,“车”“马”不协同,一度让基层有苦难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当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制度保障,为“车”减负推动基层轻装上阵,为“马”赋能推动资源力量下沉,“车马”协同推动形成整体合力,集中攻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切实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责任超载”的末梢。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穿针引线”人,广大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他们深入基层、直面群众,风里来、雨里去,演绎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初心故事。然而,曾经一段时间,屡禁不止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让基层陷入“小马拉大车”困境,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为此,中央相关部门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的思路,研究制定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措施,释放出整治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的鲜明信号,传递着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的鲜明导向。

  基层广阔天地,到处都是大有可为的热土。减去虚功,才能加上实绩;压缩形式,才能释放效能。从实践来看,用“算力”解放“人力”,已经成为基层赋能的重要抓手。在重庆永川区,通过启动“一表通”智能报表改革,推动表格“瘦身”、数据共享;在北京朝阳区,通过打造基层治理的“数字智库”,构建多元化智能服务矩阵,实现社区服务提质增效……从文山会海到云端治理,从疲于应付到专业服务,广大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抖擞精神主动作为,生动印证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深远意义。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把干事的热情、潜力、活力激发出来,把各方面的拼劲、干劲、闯劲带起来,就能让“轻车壮马”拉得动、跑得快,汇聚风雨无阻、所向披靡的前进力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小马拉大车”问题破解到不到位,也要看基层干部的真实感受。会少了,往田间地头跑得多了,一名村干部在谈到减负效果时,说现在忙得充实、忙得踏实。如今,无论是“马路办公”“群众院坝会”,还是“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干部报到”,基层工作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上。认真倾听基层呼声,多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多从源头和上级找问题,才能切实提高为基层减负的精度与准头,真正把基层减负“减”到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坎上。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地基,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把面向基层的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繁琐的督查检查考核减下来,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事上。”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于基层而言,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破解由形式主义引发的“小马拉大车”问题,激励广大基层干部以“轻车壮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以八项规定催发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广大基层干部定能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正能量。(李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