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层,涵养“三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矢志为民造福,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办好民生实事。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涵养“真心、实心、民心”,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涵养“真心”,牢记为民宗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年干部要怀揣对人民群众的真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于心。真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只有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着想,才能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实际工作中,青年干部要主动倾听群众的诉求和愿景,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执行,都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施为民、惠民、利民的实招硬招,多办顺民意、解民困、惠民生的实事好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涵养“实心”,淬炼担当之能。“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重任在肩,必须以“实心”锤炼担当能力。实心体现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上。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层、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在复杂问题中提升能力。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魄力,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勇于向顽瘴痼疾开刀,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要以奋斗者的姿态担当作为,不退缩、不逃避,主动承担责任。在一次次的磨炼中,不断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练就过硬本领,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顶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以担当诠释忠诚,以作为彰显价值。
涵养“民心”,凝聚奋进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民心的重要性。涵养民心,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个小问题。无论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还是推动发展的长远规划,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感受。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言出必行、行之必果。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同时,要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广大群众共同奋进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与群众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新时代赋予青年干部新的使命,新征程呼唤青年干部新的作为。青年干部要涵养“真心、实心、民心”,以真心换民心,以实心筑根基,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谭鑫)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