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再出发 内陆开放启新程
3月25日,两趟满载国产自主品牌商品车的中欧、中亚班列从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出发,一路驶向俄罗斯莫斯科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芜湖中欧班列的正式开行,无疑是铁路运输领域的一件大事,更是内陆地区开放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这趟“中国制造”专列搭载的不仅是425辆国产汽车,更承载着中国智造的底气。从昔日驼铃阵阵的丝路古道,到如今钢铁巨龙驰骋的欧亚走廊,中欧班列正以每小时120公里的时速重构全球供应链版图。芜湖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这条陆路通道,奇瑞、比亚迪等民族品牌只需15天就能将产品送达莫斯科市场,较传统海运节省近20天时间,这不仅是运输效率的跃升,更是民族工业竞争力的质变。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芜湖中欧班列的开行是我国内陆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中欧班列作为其中的重要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芜湖中欧班列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中欧班列的网络布局,使得内陆地区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之中,推动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这对于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从“无水港”到“国际港”,芜湖的蜕变印证着国家战略的深远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中欧班列已从运输通道升级为产业集聚的磁场。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长三角制造企业沿这条钢铁丝路布局海外,而铁路人将以更智能的场站管理、更高效的运输组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注入动能。
在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们铁路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每一趟中欧班列的安全、准时运行,背后都离不开铁路各部门的紧密协作与辛勤付出。从列车的调度指挥到线路的维护保养,从货物的装卸组织到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控,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确保中欧班列的高效、稳定运行,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运输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以芜湖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运输效率。随着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加入到中欧班列的大家庭,我们要加强与各地铁路部门的沟通协作,优化运输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张磊)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