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孤独的树”启示:立起规则的标尺

2025-03-28 10: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生长在一片绿油麦地的中间,矗立一道孤独的影,安徽池州的网红打卡点“孤独的树”火爆网络,不少旅客慕名而来合影拍照,因蜂拥而至的人群践踏庄稼,给耕地农户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由此,一个小插曲引发人们深思,为阻止打卡的人群,农户砍掉了“孤独的树”的粗支,相关单位也正在对接协商之中。“孤独的树”看到了农民的善良,维护集体情绪价值作出的让步,声张了个人的意愿与无奈;也看到了追寻诗意和治愈的平凡灵魂,读懂了朴素和简约、纯真、生态的珍贵。

  一道寻常的风景,略显抽象的“流量”点,总让人咂摸回味“因何而火”。“孤独的树”身上,似乎扣准了网络时代的微妙情感脉络与纹理。如同一些自带流量的野生景点,总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走红,成为一个时段特定的“爆款”,拉动了当地旅游人气与关注度,给地方文旅发展带来正向反应,却以个别人的利益让步为代价,一种趋之若鹜的“热效应”与有口难言的“冷局面”形成尴尬,叫人感到膈应与如鲠在喉。

  或许,矛盾真的是普遍存在的,世界又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让“孤独的树”抛出了农户忧伤与众人之乐的问题。但,矛盾背后的逻辑是可以厘清的,矛盾本身自然也是可以调和的。毕竟,“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着有利于人的方向转化”的哲思,呼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人说,“孤独的树”产生的一道课题,只不过是受益者与成本支付者的错位。诚如此言,旅客、网红从“出片”打卡中受益,地方收割人气和流量、促进文旅事业发展,唯有农户默默为此“买单”。所见,“孤独的树”并不孤独,而是现实的“方程式”与利益机制的完善。

  文明旅行理应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拓展灵魂栖息的家园,是人之常情,满足某种特定的治愈价值,达到精神空灵与耳目一新的感知。只不过,我们所幸福的体验与无拘无束的惬意,必然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否则,失去坚守的道德底线,这样的精神追求势必经不起检验与审视。所见,爱上“孤独的树”,起底和梳理自我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第一位的。“德不孤,必有邻”,把自我修养和道德丰碑立在“孤独的树下”,或许这样的风景才能磁吸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铭记一种珍贵的情感和寻找最真实的治愈良药。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准绳不成圭臬。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与广角镜,随时随地都能挖掘美丽中国任何一个角落的风景,将之摆放在集体价值的视角进行共鉴。换而言之,“孤独的树”只不过是一个点,下一站还会有更多孤独的风景被发现、被看见。如何保持内心的虔诚与道德的坚守不被逾越,让“孤独的树”不再是众人乐与一家愁的“矛盾体”,答案正在于立起规则的标尺,让你我在追寻“诗和远方”的路上更加生机盎然、行稳致远。(段官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