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长在大地”的诗,点亮乡村振兴的光

2025-03-28 09: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雪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麦田打滚撒的欢”,田野的春是“年轮循环的波纹,大地睡醒的动人”,不甘庸常的人生,是“想与天斗,争光阴半寸;想与命斗,不甘心随波逐流”...山东临沂果农吕玉霞的笔下,每一个文字都浸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跳跃着心灵入扣的旋律,质朴、清脆、纯净、真诚,仿佛看到了“长在大地、溶在岁月”拔节生长的果实,颗颗饱满、字字珠玑。记录生活与心境的点滴,以农民视角撩拨诗意波纹,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微观注脚与风貌呈现。

  农民与诗人双重身份的“维度系”,滚烫浓烈烟火的诗句,直抵乡愁乡愿的情感深处,让“祁蒙二姐”火爆出圈。可以说,吕玉霞的走红,是热爱生活的浪漫与乡村振兴的时代碰撞,戳中不少人追求幸福美好、回归纯粹田园的心弦,一种“诗和远方”的深景得以具象展示,达到了某种情感的微妙共振。真实的人永远是幸运的,源自泥土里的文字充盈力量,更何况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活力涌动,让田间地头上演一幕幕欣欣向荣的变化,如同吕玉霞笔端跳动的字符一样,点亮与放射出一道光,触碰到每一个人的内心薄弱地带,并指引人奋发前行。

  当然,诗意世界的意外收获,生活感悟的真实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得到印证,释放出带领群众共同创收致富的精神动能。或许,这正是吕玉霞诗歌的魅力所在,文字与行动高度契合,向往的生活与价值的追求“双向奔赴”。据报道,2023年4月,吕玉霞便以直播带货形式售卖果蔬,不仅如此免费助力村民售卖,曾不到两个月卖出2万单桃子,成为村镇特色“销售”。由此观之,吕玉霞俨然是新型农人的代表之一,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人才与“热心肠”,默默发着光、摇曳光,也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光。

  文字通达世界任何角落的神秘力量,弥合了城乡二元次的鸿沟,也窥视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张力。不应忽视,乡村与农民因资源不足、平台较弱、教育背景等客观短板,在致富创收、经营市场、发展产业等方面存在天然弱势。但,昂扬奋进、奋斗创造、永不言弃的那颗炽热之心从未退却,并未因短板与欠缺而放弃耕耘“希望的原野”。或许,公众正是从吕玉霞的诗里看到了生在土地的一种坚韧力量,感触到了那份动人与鼓舞,毕竟那背后蕴藏乡村振兴的共同心声,以及无数默默扎根匍匐在土地里的奉献者与追梦人。

  以乡村振兴之名,以文字与诗歌为镜,读懂土地上的人所想所望,才能立起一个时代立体的画像。有道是,歌以咏志,诗以传情。那质朴清新的诗,刻画乡村振兴的原貌风景,映照农民群众真实的心灵愿景,浓缩于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诗情画意。当然,一切美好源自创造,幸福出于奋斗。澄净、清脆、灵动、美好的诗画世界,更须无数吕玉霞们去创造、去绘就、去擘画,激荡一个个为之奋斗的初心使命,唤醒真实且执着、厚重且持久的精神动力。(段官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