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铁路运输折射中国经济韧性活力
铁路运输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前2月,国家铁路货运累计发送货物6.22亿吨,同比增长2%。其中,集装箱运量达1.29亿吨,同比增长14.6%。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铁路部门要大力创新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在装卸方式中看经济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里程的持续延伸,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尤其是铁路运输,为拉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煤炭、铁精矿、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一般采用散货运输,日用百货等商品多采用集装箱运输,随着对铁路运输能力与物流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提高,倒逼铁路运输方式也要随之改变。通过集装箱运输,不仅降低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湿损、污染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多式联运,周转快、损耗低、更环保。对此,铁路部门要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改进运输方式,提升铁路运输能力,达到物流降本增效的效果。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大对铁路运输改革的资金支持,持续提升铁路运输的运载质效。铁路货运装卸方式的改变,折射出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
在货物变化中看产业活力。近年来,随着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产业升级变迁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铁路货运成为了折射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以铁路货运清单为例,2023年,电子计算机整机、智能电视、智能门锁、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成为主要物品。其中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高端电子和数字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实现大幅增长。从铁路货运清单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在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各部门要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生产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在多式联运中看深化改革。过去,托运需要对接铁路、港口、航运公司多个部门,流程繁多。去年底,铁路货运95306平台上线多式联运“一单制”功能,客户可以一键选择多式联运产品,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近年来,随着各地越来越多货物采用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了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不仅提升综合运输效率,还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铁路运输的痛点难点着手,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机制体制,深挖内部潜力,继续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各地要强化规划统筹引领,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建设水平,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建设,健全港区、园区等集疏运体系。(张若麟)
- 2025-03-25【地评线】飞天网评:主动担当作为,奏响春耕进行曲
- 2025-03-25【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人工智能+”持续融入政务服务
- 2025-03-19【地评线】飞天网评:让就业的“春风”吹拂千家万户
- 2025-03-11【地评线】飞天网评:把两会好会风转化为实干好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