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践行大食物观,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为让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丰盈,餐桌更丰富,各地各部门要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多维发力中拓展食物来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向森林要食物,2024年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2024年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88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向设施农业要食物,2024年全国蔬菜面积产量双增。大食物观连着乡村特色产业,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海上牧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断优化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各地各部门要立足资源禀赋,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要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挖掘食物产业的发展空间,下大力气培育高产稳产良种,研制高效良机。
在绿色发展中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更能进一步优化食物供给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把握群众需求,顺应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9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8.18万个,同比增长7%。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基础研发,推动科技与食物产业深度融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搭建智慧监管系统,用好技术种出好产品。各地也要进行标准化种植,从源头上加强农药化肥管理,在田间地头开展质量检测,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农业效益。让老百姓餐桌更丰富,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近年来,各地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农业加工流通产业发展水平。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建设产品加工园区,全力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支持企业研发,提升原料利用率。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提升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壮大一批能带动农民、连接市场、引领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各地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和多层次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各地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品牌认证、质量追溯、营销推广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张若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