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抓实兴业强县富民,推进乡村振兴
原标题:【地评线】飞天网评:抓实兴业强县富民,推进乡村振兴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时强调,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把乡村振兴做得更好,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更好,让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夯实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实现错位发展,推进串珠成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根基。各地有各自的发展现状,在推动产业发展上要坚持因地制宜,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唯有突出特色产业,才能走出一条振兴发展之路,并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各地要做好产业文章,推广农业新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加速农旅融合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为广大农民打开了致富之门。从陕西柞水的木耳产业到山西平遥的文旅产业,从山东曹县的汉服产业到浙江乐清的电气产业等,各地要注重资源禀赋,持续发展并壮大县域产业。
强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兴,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做好统筹规划,遵循“宜县则县、宜镇则镇、宜村则村”的规划原则,全面提升县域富民产业的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产业联动格局。各地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各地要加强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等布局建设,推动县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龙头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要通过科技创新、全链条协同、联农带农机制优化等举措,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构建融合体系,打造县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富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富民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各地要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要建立统一监测、分类帮扶机制,把民生底线兜牢。要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各地要通过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举措,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各地要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乡风文明等,让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大家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构建农文旅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张闲语)
- 2025-03-20【地评线】飞天网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学习教育
- 2025-03-20【地评线】飞天网评:坚定信心,迈出科技创新坚实步履
- 2025-03-20【地评线】飞天网评:为民企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 2025-03-20【地评线】飞天网评:持续开放,为深耕中国注入信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