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不是“谁弱谁有理”
2近日,媒体披露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判决引发热议:行人闯红灯致电动车车主被机动车碾压身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闯红灯的行人周某刚有期徒刑2年6个月。这一判决打破了公众“谁弱谁有理,谁强谁担责”的固有认知,也引发了对司法公正与法理精神的深入思考。
行人闯红灯过马路,导致电动车车主被机动车碾压身亡的悲剧,行人周某因交通肇事罪获刑不说,还要承担死者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这起典型案例,说明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不是“谁弱谁有理”。交通事故就该“谁错谁担责”,此案例警示民众出行只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预防交通事故,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现实生活中,由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少行人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在马路上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人还存在错误的认知,普遍认为自己作为弱势的一方,无论怎么过马路,发生交通事故都不应该担责。于是,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已成为不少行人出行的坏习惯。殊不知,行人在马路上无视交通法规,不管对行人自己还是他人,时时刻刻都有难以预料的“意外”降临,很容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伤亡。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规定:“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这起典型案例中,行人周某闯红灯过马路存在过错,属于违法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需承担刑事责任。可以说,“谁弱谁有理”的错误认知害了这名行人。
这起行人闯红灯肇事案例教训深刻,也是一堂警示教育课。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民众出行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增强文明礼让和交通安全的意识,以杜绝类似悲剧发生,从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良好交通环境。(丁家发)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