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10元捐款被说“抠”,“市侩主义”式慈善让人上头

2025-01-26 15:27 来源:中国甘肃网

  10元不配做慈善?近日,有网友用两个孩子每人10元零花钱,参与当地公益团队组织的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募捐活动,在给一名活动发起者微信转20元后,对方却没收款并回复说“抠”,还表示以后10元不再收。此事在网络引发热议,如此傲慢姿态招来一片谴责。所谓,爱心无大小,一分也是情。慈善捐赠在于汇聚众人之力,给困难群体与弱势群众送去温暖,让其感受到人间大爱。显然,对10元捐赠拒之门外,挑肥拣瘦、嫌贫爱富,焉能彰显善意本质?

  毫无疑问,“嫌贫爱富”式慈善,伤害了公众情感与集体真心。要知道,做慈善,人人可为,只要有一份爱心,就是传递一种理念精神与崇高品格。将10元捐款视为“抠”,把每一个怀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的尊严与荣誉感按在地上摩擦,违背了公众慈善的价值内涵与精神实质,无疑也败坏了相关慈善机构和活动的良好形象。慈善以“善”为本,只要人人行善,那怕是一丝一缕都值得鼓掌与点赞。要知道,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善行善举的模样是一样的,都是人世间真善美的一束光。

  慈善是唤醒蕴含在人们心中的良知与道德,从而让人间充盈真善美。可想而知,对10元捐款说“抠”,把一颗童心与真诚的灵魂挡在门外,甚至喊出“10元不再收”,如此慈善行径难逃“伪善”的嫌隙。且知,现实中不乏少数慈善机构本身在公众心中留下负面印象,伤害了公众助力慈善的信心与底气。毋庸置疑,类似“10元捐款被说‘抠’”的傲慢做派,只会加深公众的芥蒂与膈应,给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添堵添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八方”之中的每一个善举、每一次助力,无论金额大小、物质多少,都应得到掌声与尊重。慈善的要义正在于此,让每一个人的善心善意都能得到褒奖与弘扬,才能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慈善、加入行善队伍,共同点亮人世间最温情的火把,让幸福美好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可想而知,嫌贫爱富式的慈善,给“爱心”划定一个“最低消费”,违背了慈善的初衷情怀,也亵渎了慈善的本质要义,吞噬了公众支持公益事业的情感基石。

  人间有大爱,在点滴之间。那些为贫困山区孩子修建学校、投资办厂让残疾群体就业等“大手笔”是行善,还有那些参与“捐赠步数”、“水滴”慈善等“小意思”同样也是为善。说来说去,爱在人心上,只要心怀向善就是好样的。相对应,每一次慈善活动,就得涵养敬畏之心、尊重之情,以善意对待每一个善举,而非以鄙视、嘲讽,甚至是嫌贫爱富式的“市侩主义”令人上头,亵渎爱心与善意、诬蔑慈善与真情,伤害公众感情、吞噬善良信心。(段官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