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力量
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条件下,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经济顶住压力,顺利实现增长目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不断积聚经济新动能、提供合作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前行注入确定性力量,为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在稳中有进中看韧性活力。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居全球第二,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交出了亮眼答卷,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在中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说明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反映出内需稳步扩大和产业转型成果。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背后是贸易结构的优化和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活跃的线上消费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积极因素为外贸发展创造更多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离不开政策的有效衔接、接续发力。去年中国及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经济发展的信心,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出多项开放举措,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必将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机遇。
在创新发展中看持续动力。从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到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开启地区航线商业运营,一年来,中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稳健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从高技术制造业不断发展,到首发经济的澎湃动力等,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体现出中国市场对创新的鼓励和包容,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中国引领电动汽车、绿色技术和数字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形成增长优势,中国有能力推动全球经济走向更加可持续和数字化的未来。随着持续加强对创新领域的投资,中国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机械电子等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在开放合作中看中国机遇。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华合作的决心也没有变。中国以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强劲,正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看,在中国政府政策支持下,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未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将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增长模式向以消费需求拉动转变。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增长,对世界来说也是巨大的机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向世界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一个坚定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信心和动力。中国市场因稳定性、增长潜力而凸显出巨大吸引力,大量外国投资继续进入中国,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张闲语)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