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把握时机力度,释放政策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要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各地要全面贯彻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增强政策的统筹性。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注重稳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兼顾眼前与长远,为经济增长输入动能、蓄积潜能。要注重政策的拉动力。继续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化用于“两重”项目的资金投向,并安排更多资金、把更多消费品纳入“两新”政策支持清单。继续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要注重政策的支撑力。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要注重政策的保障力。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宏观调控所指。统筹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全面建立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加大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支持力度,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新的一年,民生账本暖意融融。
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前瞻发力,有效统筹稳增长、优结构和防风险,使政策资源发挥出最大成效。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增加政府投入、壮大耐心资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多“政策红包”已在路上。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将进一步聚焦疑难、靶向施策,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助力更多企业越冬迎春、拔节向上。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落实好已出台政策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将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继续对新增隐性债务高压监管,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各地要从地方和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推进宏观政策的落实落地,在聚焦聚力中做到精准施策。
增强政策的集成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更加注重政策的集成性。打好政策“组合拳”。金融给养、财税增惠、环保赋能、产业强基,各部门围绕重点任务协同发力,抓联合、谋聚合,提高政策效能。用好改革新空间。优化市场注册、交易机制、计量结算等制度安排,推动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释放更多政策空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围绕创新能力提升、数智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务实措施,到下发贷款贴息资金,支持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再到送出财政“大礼包”,从供需两端发力,按“流量”奖补,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岁末年初,各地积极作为、因地制宜,用更多新招实招,巩固增长态势,激发增长潜能。(李萍)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