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唢呐“勇闯”金色大厅,中华文化唱响世界舞台
维也纳金色大厅,这座象征着西方古典音乐最高殿堂的建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闯入者”——中国唢呐,中国首位唢呐女博士刘雯雯手持唢呐,领奏《好汉歌》,燃爆全场。
这场跨越文明的音乐对话,已然超越了单纯的演出意义,它既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共鸣,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唱响世界舞台的生动注脚。
唢呐,作为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乐器,曾是红白喜事、庙会社火的标配,承载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表达。它的音色高亢嘹亮,情感表达直白热烈,与西方古典音乐追求的优雅含蓄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东西方音乐审美体系的根本分野。但也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唢呐在金色大厅的演出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土文化符号走向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由唢呐奏响的《好汉歌》连接起世界人民的情感,生动诠释了音乐无国界,情感共鸣才是唯一的正解。《好汉歌》的旋律中,蕴含着中国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对正义与勇气的追求,这种情感在人类身上具有共通性。当唢呐的音符在金色大厅响起时,西方观众或许听不懂歌词,但他们一定能感受到音乐中的力量与激情,而这种情感共鸣,正是文化交流的最高境界。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唢呐在金色大厅的吹响更给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厚底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在今天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时代,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勇于创新,才能在世界文明交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将不断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我们既要保持文化自信,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中国唢呐“勇闯”维也纳金色大厅,只是中华文化唱响世界舞台的一个开始。未来,随着中华文化持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会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形式走向世界,与世界文明展开更加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朱彤彤)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